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

揀貨、分類、整貨樣樣行 亞馬遜新倉儲機器人「藍鳥」登場

 2025-10-23 11:33

亞馬遜在公司網誌中表示,Blue Jay將「原本三個分開運作的機器作業整合為單一精簡作業區」。美聯社

亞馬遜在公司網誌中表示,Blue Jay將「原本三個分開運作的機器作業整合為單一精簡作業區」。美聯社


亞馬遜(Amazon)周三發表三套正在測試或即將導入的新技術,將應用於倉儲和物流車隊:可在倉儲同時執行多項任務的新型機器人系統「藍鳥(Blue Jay)」、協助管理人員調度人力並避免作業壅塞的人工智慧(AI)系統「Eluna」,以及供外送司機使用的擴增實境(AR)眼鏡。。

Blue Jay 由一組懸掛在類似輸送帶上的機械手臂所組成,手臂末端配有吸盤裝置,可抓取不同形狀和尺寸的物品。

亞馬遜在公司網誌中表示,Blue Jay將「原本三個分開運作的機器作業整合為單一精簡作業區」,能在同一處完成揀貨、分類和整併等流程。

亞馬遜指出,這套機器人系統的目標是協助員工減輕吃重的工作,同時「在更小的空間中提升作業效率」。

亞馬遜目前已在南卡羅來納州的一處倉庫測試Blue Jay,目前能處理「倉儲大約75%」的揀貨、包裝、入庫和整併作業。

Blue Jay可以在狹小的空間運作。如此一來,亞馬遜便可以寸土寸金的都會區建立占地較小的倉儲。

亞馬遜的倉儲自動化發展,始於2012年以7.75億美元收購Kiva Systems。近年來,亞馬遜陸續推出能執行不同任務的機器人,從貨架取物到包裹分類一應俱全。今年5月,亞馬遜還推出具備觸覺感應的機器人系統「Vulcan」。

亞馬遜也在波士頓郊外的一處倉庫測試名為「Digit」的人形機器人,可在倉儲內搬運並移動物品。

亞馬遜表示,AI系統「Eluna」預定在田納西州一處倉儲測試,管理人員可向系統提問,例如:「我們應該如何調整人力,才能避免作業壅塞?」

亞馬遜也展示一款搭載AI功能的AR眼鏡,可正確辨識包裹、提供逐步導航指引,甚至能偵測送貨地點是否有狗出沒。這些功能目前多由司機持有的手機執行。

分析師預料,隨著亞馬遜在物流過程導入更多自動化技術,將可透過提升效率與減少人力需求,每年節省數十億美元成本。據摩根士丹利估計,到明年底,亞馬遜將有近40座配送中心配備機器人,預料可為該公司節省多達40億美元。

據紐約時報周二報導,亞馬遜的自動化團隊預測,到2027年,在美國可少招募約16萬名員工,換算下來,該公司在每件包裝和配送的貨品上可節省約0.3美元成本。

資料來源引用:https://is.gd/E9BrEg

料架  自動倉儲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